金牛晨话 服务是最好的“生意经”
也许是对去年疫情影响祭拜的反弹,今年清明的祭祀活动明显“爆棚,”人流、车流云集泰山长安园。园区早作预案,加强引导和服务,终使祭扫高峰平稳度过。
人们把商业经营活动称作“做生意”。生意之“意”由立,曰和心三个字组成:作为一个生意人,在招待客人时应当以立姿同客人商谈,同时应从客人的角度来思考、体会之心态来洽谈相关事项。微信朋友圈里有人这样解析:“生”就是陌生,“意”就是满意。把陌生客户服务到满意,就能达成生意。也就是说:服务,是最好的“生意经”。
去年疫情汹汹,人们纷纷感叹生意难做。其实,这是不难理解的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下海经商者越来越多,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那么多商人,几乎全民皆商。但是,每个时代的社会需求是有限的,当人人都在做生意的时候,必然意味着人人都没有生意可做。
有一个著名的“二八定律”:80%做生意的赔钱,只有20%的赚钱。只要有心观察就会发现,这20%的人都是“别有用心”之人:他们在忙碌的商务活动之中,善于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总结问题,从自身找原因,不断完善服务措施,结果也就不言而喻。这个定律告诉我们:生意是不断变化的,我们需要学习,需要改变服务手段,才能改变生意思维,适应时代的趋势,才能赢得客户,生存下去。
有这样一句话值得牢记:“答案”永远都比“问题”高一个维度。比“产品”高一个维度的是“品牌”,比“品牌”高一个维度的是“文化”,比“文化”高一个维度的是“文明”。“文明”就是站在人类发展进程的角度看到各种现象,是世界上最高维度的东西。因此,做“产品”要有“品牌”思维,做“品牌”要有“文化”思维,做“文化”要有“文明”思维。有一个传奇的词“降维打击”,什么叫降维打击?就是将自己提升一个维度再去跟对手抗衡,那必然是战无不胜的。
著名企业家任正非说过一句话:所有的生意终将死亡,唯有文化生生不息。可谓一语道破天机,发人深省。因为“产品”也好,“IP”也好,都是文化的产物。无论做社群、做品牌、打造IP,这些东西背后都是文化。如果不做文化,没有文化,基本上就是无路可走。
而服务就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。文化是软实力,软实力才有人格魅力,才能征服人心。因此可以说:无论做多大的生意,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:首要一个是人品,另一个才是产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