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,祭祀还是庆典
发布日期:2017-09-25 来源: 访问量:

之一

牛郎织女被王母的银河隔绝,从此只在七夕靠鹊桥相见.或许,适当的苦难使爱情保持弹性保持生命,所以牛郎和织女会相爱几十百把年,可他们都成神了,老也老不掉,死也死不了,百多年后会发生什么,谁知道?即使喜鹊依然好心搭起鹊桥,谁能保证两人会年年相侯?对于永远来说,相爱是短暂的。就像浪花只在瞬间绽放,焰火只在瞬间璀璨——我们只能在时间的片断里相爱,在这个片断里,一年不等于十年,四十年等于五十年,十年不等于一百年,一百年等于零。

片断之内,牛郎织女是幸福的,一年可以有一夜相处。而我和我的爱人,也许永世没有机会。绝对的苦难把爱情直接压死,于是,一年等于一百年。七夕从一开始就是爱情的祭祀而不是庆典。只有闪闪的银河水在月光一侧静静呜咽。

之二

不管什么原因,爱会变淡.梁山伯若不冤死,祝英台也许不会那么悲愤那么极端,也许就不会自尽,然后渐渐习惯做马家的媳妇,生儿育女,安于婚姻.那以后就没有梁祝,也没有化蝶,往事在时光的烟涛里淹没掉,到老凝固成皱纹.

我听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怀念亡故的老伴,想起的多是对方所吃的苦所受的累,至于恋爱时的激动和温柔,半点也没有提起.生活很现实,相守相伴胜过一切.也许,年年鹊桥会,牛郎织女都只来得及数数对方额前的白发。相濡以沫,甘苦与共是莫大的幸福,他们没有,也就只能悲痛。相见的庆典噙满泪水。

之三

突然想起牛郎和织女相守的若干种结局,列出来请诸位评定如下:

假想一:

     牛郎和织女勉强得到了王母的同意,农民同志平步青云进入了官宦人家.但说来说去也就是个入赘.亲戚朋友三姑六婆当面不说啥,背地里尽寒碜人.牛郎郁闷得不得了,开始借酒消愁,脾气也一天比一天暴躁,终于发展成家庭暴力,导致婚姻破裂.离婚后三姑六婆们还一个劲的吹自己多有远见——“就说牛郎那男的不好,他们长久不了,这不?散了!”

假想二:

织女和牛郎生活在凡间,织女有才华有相貌有手艺,为了爱人憋着委屈陪镇长、合作社社长喝酒,愣是给弄了笔款子办起了工厂,一来二去,三五年后他们也富了。牛郎同志文化低,觉悟也低了点,有了几个钱就忘了自家那驴当年是吃白菜还是吃大麦的,在外面花天酒地,织女无奈,一纸离婚诉状告到法院,掀起轰轰烈烈的遗产分割战,持续八年,比他们相处的时间还多了两年.

假想三:

王母愣是不同意这桩亲事,牛郎织女继续抗战,年年鹊桥会,那日子一年一年过去。银河东的有男子爱上了织女,展开了温柔攻势,银河西的有女子爱上了牛郎,展开了贴身追求,365天里他们有364天磨这两口子,哪能不动心的呢?终于,在第十八年,鹊桥架起了,牛郎织女来到了桥上,友好的签署了离婚协议。

假想四:

王母划下银河分开了牛郎和织女,一对恋人从此日日隔河相望,他们的真情感动了天地,这一年七七夜晚,全世界的喜鹊飞到河上空搭起桥,他们相见了,然后织女住到了牛郎那边或者牛郎住到了织女那边,(有机会相见还不跑,这不是傻子吗?)从此以后平静的生活,酝酿着幸福或婚变。

假想五:

有一年的鹊桥是豆腐渣工程,小两口都掉河里淹死了。剧终。

之四

成语字典上解释“相濡以沫”的出处是这样的:泉涸,鱼相处于陆。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于江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