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宅择墓讲究风水,这是很有道理的。风水,即堪舆学,是科学,不是封建迷信。古人云“生者命从葬者定”。人们信奉风水,主要是出于治家兴业、荫佑子孙的心理期冀。中国风水学鼻祖、东晋著名学者郭璞(pú)(276年—324年)所著《葬经》,亦称《葬书》,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,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,中华术数之大奇书。作为风水界的泰山北斗,郭璞认为:“葬者,藏也,乘生气也。”“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,”“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。”明朝王祎《青岩丛录》曰:"择地以葬,其术本于晋郭璞。"
风水怎么看?古人归纳了这样几条原则:
1、依山傍水的原则:依山傍水,青山绿水,是人们普遍
向往的优美环境,也是好墓地的基本原则之一。在风水学说里的有“山主人丁水主财”,意思就是择山,可以令后世人丁兴旺;择水,可以令财源滚滚。石为山之骨,水为山之血脉,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。水是生命之源,山有了水才有了生命,没有水的山就仿佛没有灵魂,所以风水有言:有山无水休寻地,未看山时先看水。由此可见,“山主人丁水主财”是考察墓地风水最简要、亦是最精辟的总结。一些注重理气的风水理论讲求藏风聚气,所谓“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,”认为水面越大,聚气越厚,财富也就越厚。
2.前朝后靠左右抱的原则。“左青龙右白虎,前朱雀后玄武”,这话出自郭璞《葬经》。经曰:地有四势,气从八方,夫葬以左为青龙,右为白虎,前为朱雀,后为玄武。玄武垂头,朱雀翔舞,青龙蜿蜒,白虎顺俯。形势反此,法当破死。这是对墓地的周边地形的经典描述,说白了就是四面环山,中间是一个宽敞的盆地,风水所讲的“穴”就在这个盆地里。四面的山、风水上叫做“砂”。朝山就是对面的一座小山,形似文书案,风水上叫做案山。墓地背靠的靠山,左山是青龙山、右山是白虎山,这样构成了一个太师椅的形势。所以,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墓地非富即贵,是理想的墓地,堪称墓地的典范。
3.屈曲蜿蜒的原则。过去的四合院、寺庙,对着大门都有影壁,现代人装修的时候也比较重视玄关的设计,影壁和玄关都是应风水而产生的,而不单单是为了好看漂亮。它们的作用就是避免直通,阻挡正面冲撞而来的煞气。墓地如何挡住煞气呢,风水原理主张“直则冲”、“曲则顺”,道路要屈曲,山水要蜿蜒,就是弯弯曲曲。曲径通幽出处,不仅有风水所讲的实际效果,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,如江南的园林建筑,都体现了这一审美心理。墓地风水讲的是弯曲环绕,藏风聚气,是墓地风水的刚要。
4.明堂开阔的原则。古代有人出了名、当了官或者发了财,人们往往会议论这个人祖坟的风水,称之为:地灵人杰。为何讲求名堂宽阔?风水学认为明堂开阔有利于孕育人材,发展事业,因此,既要“登山看水口”,还要“入穴看明堂”。明堂是指墓穴前面要有一片广阔平整的地方,明堂开阔,生机勃勃,才能前途无量。反之,墓地不宜设在窄小局限的山谷。这样会让后人,目光短浅,一无事成。
5.回归自然、入土为安原则。人来于自然,回归于自然,墓地则讲就自然第一,天人合一。很多朋友,先人故去很多年,还寄存在骨灰堂里,有的放在不为人知的地方,这样不好。既不能让先人入土为安,也会让人感觉到后人的不敬,不利于子孙后人的运气和发展。
泰山是中华圣山,当然也是风水宝地。徜徉岱庙殿堂,纵观历史文化轴,你会盘点古人建筑堪舆的智慧痕迹;漫步市政广场,展望时代发展线,你将赞叹现代城市规划的科学光辉。
坐落在金牛山前的泰山长安园也是品读风水精髓的好去处。
泰山长安园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殡葬文化的精华,充分满足了现代人返璞归真、寄情山林,远离城市喧嚣、回归自然宁静的渴望,为人们提供一处往生者的后花园。依山为陵,是自先秦以来帝王将相的共同追求,并成为中华殡葬文化的主要内容。在古代先人选择“依山为陵”的同时,“依林而息”的殡葬观念伴之而来,从风水角度解释,这种树林就称之为“风水林”,并成为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景观。站在金牛山主峰向南眺望,泰山和汶河之间,园区北靠金牛山,南瞰金牛湖,在前面还有响水河水库,四象完备,完全符合风水学“前有罩、后有靠”、“前朱雀、后玄武、左青龙、右白虎”的说法。园区中轴线南面五百米,坐落着明朝重臣太傅兵刑两部尚书萧大亨墓地,正是古人选好、皇家认定的风水宝地。
水是生命之源,也是风水之要。水在中国传统风水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泰山长安园的主墓区就分布在金牛山的前怀,山之左右,双峰对峙,两条小溪,对向而流,在陵园前方交汇为明镜平湖——金牛湖,成为整个园区敛风聚气之处,堪称长安园的眼睛。墓园坐北朝南,状如太师椅,东侧青龙蜿蜒,西侧白虎雄踞,南侧朱雀翔舞,北侧玄武低垂。靠山起伏,高低错落,曲曲如活,中心出脉,穴位突起,龙砂虎砂,重重环抱,外山外水,层层护卫。且东接徂徕山群峰,西临绵延不绝的泰西山脉,南有东水西流的大汶河,北靠金牛山,是一个理想的发福发贵的风水宝地。曾就职于故宫博物院的文博研究员、紫禁城学会会员,全国著名的殡葬学术专家于善浦先生,在考察泰山长安园时大为感慨,他说:“这里的地形,藏风聚气,气场好,前有汶河、龙山,又有明朝皇帝敕建的萧太亨墓,占据着陵区风水的中轴线,其龙、砂、穴、水、向,无美不收;这得天独厚的宝地,其福德之圆满是任何陵园无可比拟的。”
金牛山,真是一块难能珍贵、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!